【中新社上海十月十九日電】(謝夢圓)二0二五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十九日在滬開幕,上海港公佈與多個國際港口合作推動綠色航運走廊建設,創新構建航運業「政府+國際組織+市場主體」的多元合作模式。
論壇現場發佈三十項重大合作成果,其中近三分之一事關綠色航運走廊建設。繼與洛杉磯港/長灘港、漢堡港共建綠色航運走廊後,上海港與巴塞隆拿港共建數字綠色滾裝航運走廊,與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共建綠色滾裝航運走廊,與墨爾本港發佈綠色航運走廊聯合倡議。
「航運綠色發展是趨勢。」上海航運交易所副總裁井艶告訴記者,未來還將有更多國際港口向上海港拋來合作「橄欖枝」。
綠色航運走廊正重構航運業的合作邏輯。與曾經多停留在政府層面的雙邊協議不同,以上海港為代表的先行者構建起「政府+國際組織+市場主體」的多元合作模式。
綠色航運走廊建設最初由國際海事組織推動建設。在實地考察全球多個港口後,上海海事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阮巍表示,上海港建設的是「走廊中的走廊」,推動雙邊船公司、能源企業、貨主包括服務機構相聚一堂,圍繞航線的綠色未來出謀劃策。
阮巍說,雖然走廊已建,但關於低碳減排的一系列標準和認證有待完善,各類公約制定仍需和不同組織繼續探討。綠色航運走廊建設為國際公約在全球範圍的履約提供先行先試的平台。
正因其示範和「未來」屬性,綠色航運走廊建設促進了整條航運產業鏈升級,帶動航運管理、船舶技術、能源供應、替代燃料生產以及進出口貿易等方面發展。
「上海有很多經驗和實踐成果。我很高興看到上海將國際立法、港口和海港方面的經驗與知識和全球其他港口分享。」國際港口協會主席延斯.邁爾(Jens Meie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