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媒體稱以軍遭襲後空襲拉法 以色列哈馬斯對峙持續升級

 【新華社耶路撒冷十月十九日電】(記者陳君清 王卓倫)《以色列時報》十九日報道稱,位於加沙地帶南部拉法的以軍部隊當天遭到襲擊,以軍隨後對該地區發動了空襲。

 報道說,以國防軍尚未對此發表聲明。

 連日來,內塔尼亞胡政府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協議脆弱性突顯。根據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拉法口岸應於十五日重新開放。但以色列政府以哈馬斯未能按時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員遺體為由,持續關閉該口岸。

 【香港中通社十月十九日電】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圍繞「人質遺體歸還」及「拉法口岸重開」的對峙持續升級。以色列以「哈馬斯未歸還全部人質遺體」為由,拒絕重開接壤加沙與埃及的拉法口岸;哈馬斯則反控以軍在加沙射殺平民,釀成十一人死亡慘案。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十八日明確表示,在哈馬斯「完全歸還所有人質遺體」前,拉法口岸將維持封鎖狀態。該口岸自去年五月起由以軍控制,是以色列向加沙輸送救援物資的主要通道。內塔尼亞胡稱:「哈馬斯必須先履行基本人道責任,否則我們不會重開生命線。」

 哈馬斯則指控以軍十七日晚間在加沙向一輛「可疑車輛」開槍,導致車內十一人死亡,其中包括婦孺,且全為同一家庭成員。以軍反駁,稱該巴士「越過以方控制區並構成威脅」,行動屬「自衛」。雙方各執一詞,加劇地區緊張。

 另一方面,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數百名民眾十八日走上街頭示威,舉牌要求哈馬斯「盡快歸還遇害人質遺體」,部份激進者高呼「不接收遺體,決不罷休」。

 美國國務院發聲明稱,有「可靠報告」顯示哈馬斯可能違反停火協議襲擊巴勒斯坦平民,警告哈馬斯「若繼續施襲,美方將採取必要措施保護加沙民眾」。聯合國副秘書長弗萊徹正在加沙訪問,他形容當地「大部份土地毀於戰火,滿目瘡痍」,並坦言聯合國救援小組執行六十日援助計劃「面臨艱鉅挑戰」。

 加沙目前約二百三十萬人口中,超百分之八十依賴人道援助,拉法口岸封鎖直接導致糧食、藥品短缺加劇。

 內塔尼亞胡稱明年尋求連任 哈馬斯再移交兩具被扣押人員遺體

 【新華社耶路撒冷十月十八日電】(記者陳君清 馮國芮)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十八日在以色列一檔電視節目中表示,他將參加定於二0二六年十一月舉行的以色列大選,尋求連任。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內塔尼亞胡在當晚的電視節目中被問及預計參選是否會獲勝時,他給予肯定回答。

 在談及加沙地帶衝突時,他表示,衝突將在停火協議所有條款得到實施後「徹底結束」。他強調,只有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解除武裝、加沙地帶實現非軍事化之後,戰事才會結束。

 另據以色列多家媒體報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十八日早些時候在加沙地帶南部從哈馬斯手中收到兩具裝殮有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的棺木,隨後移交給以軍部隊。兩具遺體將被送往特拉維夫市一家法醫研究所進行身份鑒定。

 截至目前,哈馬斯共向以方移交十三具遺體。此前,以方稱其中一具遺體並非以方被扣押人員。根據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以色列與哈馬斯十三日開始人員交換。哈馬斯當天分兩批釋放共二十名以方被扣押人員,以色列則釋放近二千名巴勒斯坦囚犯和在押人員。

 以色列政府十四日以哈馬斯未能按時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員遺體為由,決定暫停重新開放對於運送援助物資至關重要的拉法口岸。拉法口岸至今仍被關閉。以總理辦公室十八日發表聲明稱,拉法口岸是否重新開放取決於哈馬斯能否移交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

 哈馬斯近日重申,仍致力於履行停火協議,但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移交所有遺體,緣由是一些遺體被埋在遭以軍摧毀的地道里,以及遭以軍轟炸建築的廢墟中。要找到這些遺體,以方必須允許重型機械和挖掘設備進入加沙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