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兒子到了入場口。
雖然現在久久不入劇場,今次帶着長得比我高的兒子──疫前常在兒童劇檔期出現──現在臉上稚氣未脫,思維已格式化成青少年。
在等待入場時,見到的都是熟口熟面,都會打個招呼甚麼的。
既然已經站得靠近,也應叫兒子向各位打個招呼。這個招呼怎麼打呢?
如果是上一輩:「同各位世叔伯打個招呼,位位都係由細睇到你大。呢位X叔……Y姐……Z哥……。」
怎麼說都是現代劇場。到現在我也不確定對方喜不喜歡被少年們稱為「叔伯姨」。
看電視劇那種在北平京戲院門口碰面:「這位是趙二爺,這位是X大爺……。」的介紹方式,應該不行。
由於本人認人極差,臉和名字總是記不住。見幾次面叫不出名字非常不好意思,卻又是常事。
我都會直接地說:「你好,我該怎麼稱呼你?」「對不起,我忘了怎麼稱呼你。」
希望對方給我一個適合我們彼此關係、而又適切順口的稱呼。
我帶着兒子走進朋友圈圈。
「大家好,這位是Marcelo。」
我向兒子介紹:「這位Ben,這位是Coffee、嘉文、Oscar。」
「(向兒子)喂喂,叫大家好啦!……」
「……大……家……好……。」(青少年的目不對焦、搖來搖去)
我說:「兒子,你不會認得他們,但他們都認得你。各位,Marcelo應該怎麼稱呼您們呢?」
「我叫Ben。」──「Ben哥哥。」
Coffee還在想,其實真的有點難。
我們這個社會,不中不西的,而且前兩三年的體型比Marcelo是兒童,現在突然長到一百七十六公分,稱呼現在的三四十歲人是長輩這樣妥當嗎?三四十歲人很年青啊。
然後到嘉文,嘉文竟然伸出手,和Marcelo握手。
還未到Oscar,就被召喚入場了。
有國家如日本,稱「SAN」就搞掂。
我們要給別人稱哥、姐、叔、姨,這一代可能有點奇怪;直呼名字又好像不太好。
希望小朋友怎麼稱呼自己,可能現在要想好,以備不時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