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蒿坪河的荷是與眾不同的荷。
這在我小時候就知道。
清代縣令詩人江開詩曰「蒿坪河是桃源洞」,賦予蒿坪河極高的地位。蒿坪河在秦巴山間,從地圖上看,如果把蒿坪河整個川道看做一個點,它的位置北距秦嶺山脈腳下的距離,以及南距巴山山脈腳下的距離差不多,所以蒿坪河大約就在秦嶺、巴山的中間位置。
這樣一個如麻將牌的中心章子自然有其不同的地位和它應該有的故事,實際上也的確發生了這樣的故事。我在翻檢蒿坪河的歷史時,就有這樣的深刻感受。
蒿坪河是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總體來說它的氣溫比紫陽縣城的氣溫要低,這是因為蒿坪河的海拔比紫陽縣城的海拔要高。它位於紫陽縣城的北端,與鳳凰山的南坡相鄰,是一個南北兩山夾一川的地形,所以東西風盛行,這也是川道氣溫比較低的一個原因。
蒿坪河有大片的水田,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荷田和荷塘。荷塘大多在堰塘周邊,堰塘中間水深,所以荷並不能在中間生長。我的印象,這些荷塘荷田似乎少有那種荷塘月色的文雅意境,倒是陝南夏秋季裏的農家豐收氣息更多更濃,這大約是蒿坪河荷田的天然農家味道。這就好比蒿坪河的荷以及它的藕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比如藕的品種不同,藕煮熟後,有綿藕和脆藕之分。
小時候對荷塘荷田的印象是十分完美的。首先是圓圓的荷葉從荷杆頂部折斷後,可以做為盛夏烈日照射下,頂在頭頂的遮陽傘。
我家的後窗是蒿坪河的一大疊梯田,其中也夾雜着荷田。
從窗外小路沿着蜿蜒的水田邊的小路向上行走,大約十幾分鐘後,可以去到一口大大的堰塘邊,那口大堰塘曾經是我們兒時偷偷避着大人去游泳的地方。
暑假的中午,幾乎天天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是酷熱難當的時候,還是我們頂着荷葉傘去大堰塘的時刻。蒿坪河的男娃們常和偶爾從縣城來的男娃叫勁:「縣城不好,光山,沒得水田。」縣城的男娃就說:「蒿坪河的娃子是旱鴨子,不敢在漢江划澡(游泳)。」這話不假,縣城周圍沒有水田,城裏娃自小沒見過打穀子的,不像蒿坪河一馬川道,良田阡陌。但蒿坪河水淺無深潭,不能盡興游泳,男娃們只好在大堰塘游,被城裏娃戲稱為「旱鴨子」。但旱鴨子畢竟是鴨子,見了水不怯也是歡喜,大堰塘就是這樣一個去處。
游泳後,我們又會從另一條小路返回,途中有一處小堰塘,堰塘邊就有荷蓮,有高高伸出的白色的荷花,紅色的荷花,黃色的荷花,有人會順手摘下一枝,其他人跟着也要摘一枝。如果此時是蓮花謝後長出了蓮花蓬,就是大家更高興的時候,要伸手摘下這花蓬,用手指摳出裏面的篷子,吃進嘴裏,清香沁人心脾的滋味就潤滿口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