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一日電】(記者張素)當地時間十月三十一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應約會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相關學者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說,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之際,中日領導人在慶州會見釋放出重要信息,為雙邊關係提供了關鍵政治引領。
中日互為近鄰,兩國實現邦交正常化以來,雙方已簽署四個政治文件。在此次會見中,習近平強調,中方願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原則和方向,維護雙邊關係政治基礎,推進戰略互惠關係,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係。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廣濤說,中方對日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中國領導人闡明立場,推動日方重溫四個政治文件精神,意在築牢政治基礎,引領中日關係沿著正確方向繼續改善發展。
目前,中日關係機遇和挑戰並存。此次會見是高市早苗就任日本首相並組建新內閣以來中日領導人首次面對面交流。習近平強調「希望日本新內閣樹立正確對華認知」,恪守和履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就歷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作出的明確規定,確保中日關係根基不受損、不動搖。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說,歷史、台灣問題事關兩國關係根基和雙方之間基本信義,日本新內閣尤其需要邁好對華交往的「第一步」,扣好「第一粒紐釦」,切實以一以貫之的真誠行動恪守重要共識,否則中日「戰略互惠」所需的共同認知、相互信任及合作行為無從談起。
中日老一輩政治家和各界人士為發展兩國關係傾注了心血和努力。一九九五年,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就歷史問題發表正式談話,承認並深刻反省日本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歷史,向受害國道歉。在這次會見中,習近平特別提到「村山談話」精神值得弘揚。
「『村山談話』體現了日本政治家希望通過直面歷史與亞洲鄰國和解的政治勇氣,理應作為衡量日本政府及其國民歷史認知的重要『標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綜合戰略研究室主任盧昊說,日本新內閣也應恪守「村山談話」精神,真正以史為鑒,同中方一道開闢未來。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雙方產業合作緊密,經濟利益深度融合。在此次會見中,習近平談到「十五五」中國發展藍圖,強調「中日合作具有廣闊空間」,並具體提及高端製造、綠色發展、醫療養老、第三方市場等領域。
「事實一再證明,中國的發展對於日本是機遇而非威脅。」盧昊說,中日經濟合作提質升級,可促進兩國各自實現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從而為推進戰略互惠關係奠定更堅實基礎。
中日同為亞洲重要國家,兩國關係具有超越雙邊的重要意義。會見中,習近平強調,希望中日「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亞太共同體」;高市早苗表示,兩國「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負有重大責任」。
「強有力的區域合作對於推動亞太地區的和平、安全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王廣濤說,中日可以攜手加大合作,為「亞太引擎」注入更多動力。
盧昊認為,「中日關係應具備『大格局』,發揮『大智慧』」,日本應與中國攜手行動,這是兩國作出國際貢獻的題中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