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1月3日電】(謝夢圓)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開幕在即。本屆進博會首次設立最不發達國家產品專區,進一步擴容升級原有非洲產品專區。進博會正發揮其國際公共產品的作用,更好地支持最不發達國家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
第八屆進博會共有123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企業參展,同比增長23.1%;163家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參展,同比增長23.5%;非洲企業參展數量同比增長80%。今年的進博會虹橋論壇也將首次圍繞「增強全球南方經濟韌性」和「全球南方農業可持續發展」兩大議題開設分論壇。
展商的故事具象地詮釋著進博會的分享理念。第八屆進博會,開普山谷將在展台上集中展示讚比亞的優質蜂蜜等農產品,並特設「非洲經貿走廊」,匯集來自非洲各國的特色商品。據展台工作人員介紹,非洲產品在進博會越來越受到國內消費者的喜愛。
來自阿富汗的阿里2014年來中國學習中文時,幾乎看不到阿富汗的產品。幾年前,他將阿富汗地毯帶入進博會後,生意越做越大,他註册了自己的公司「畢拉祿」。阿里說,「畢拉祿」在阿富汗當地語言中是「兄弟」的意思。今年,他還將帶著阿富汗的手工羊毛地毯續寫「進博故事」。
「本屆進博會傳遞出中國開放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信號。中國願以開放市場對沖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為更多國家創造發展機會。」上海社會科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李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為境外企業提供了廣闊的銷售與合作空間,對全球南方國家而言是重大機遇。
「此次展會我們將看到老撾咖啡、埃塞俄比亞皮革首次直供中國超市。今年是中國全球發展倡議提出四周年,『不讓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人掉隊』,是我們的價值追求,也是進博會以高水平開放促全球發展合作的應有之義,最不發達國家產品專區的設立成為又一嶄新的實踐樣本。」談及本屆進博會的創新之舉時,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周漢民說。
連續七年參會的周漢民表示,許多發展中國家包括最不發達國家雖然踴躍參與,有強烈願望,但也有具體困難。為了讓上述國家也能够分享中國大市場的機遇,進博會從設立之初便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免費標準攤位,目前,還搭建物流補貼體系,建立綠色通關通道,極大降低最不發達國家的參展門檻。
「當某些國家忙著構築『小院高牆』的時候,中國用進博會搭建通往未來的橋樑,這座橋沒有收費站,沒有專用道,橋頭上寫著這麼一句話:人類的進步不在於獨享燈塔之光,而在於讓每一盞燭火都找到自己的坐標。」周漢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