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所熟悉的,是源自古印度瑜伽、冥想和醫學傳統的七脈輪系統,其概念在印度教和佛教的經典文獻中有所記載,同時Chakra一詞來自梵語,意為「旋渦」或「輪子」,象徵脈輪的能量中心持續在旋轉運作。七個主要脈輪的位置、顏色、名字為(由下而上):海底輪,紅色,位於脊椎底部。臍輪,橙色,位於下腹部。太陽神經叢輪,黄色,位於胃部。心輪,綠色,位於胸部中心。喉輪,藍色,位於喉嚨。眉心輪(第三眼),靛色,位於額頭。頂輪,紫色,位於頭頂。可是,除了以肉體為主的七個脈輪外,人還擁有更多的其他脈輪,按網上資料搜尋所知,會有十二脈輪的說法。
關於十二脈輪,其起源並不像七脈輪般有相對詳細和容易找到的資料,有人認為可能是新時代的靈性學選在七脈輪系統上作基礎的擴展,增加了五個脈輪,五個脈輪分別為:地球之星,位於腳底下方,主要力量是接地、與地球連結。靈魂之星,位於頂輪上方,主要是連接高我、靈魂藍圖。星門脈輪,位於靈魂之星上方,主要連接宇宙能量,其他次元。神聖核心/宇宙之心,位於最高點,主要負責與源頭合一。
大家可能會聽過「業力」這個字眼,有資料說在古代時,認為這脈輪是存在頭部中後方,在頂輪後方大約七至十公分處,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位置混淆,頭部後方位置是靈魂之星,靈魂之星核心功能除連接高我和靈魂藍圖外,也包括靈魂在這世所希望達成的最高目標和啟動的潛能。此外,還有接收靈感和神聖指引,使你有力量超越個人業力,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樣,說白了,是靈魂目的地的GPS導航。所以關於業力輪的位置,另有一個主流說法,認為業力輪更傾向會在腳底下方,與地球之星整合。它主要連接地球、物質實相和過去的經歷。它承載由過去的一切,包括行為、想法、情緒等而成的業力模式,同時提供具深度的接地感,使你能安全地處理沉重的能量,業力是需要被轉化和消化的殘留物或慣性。然而,也有說法認為業力是行為的後果,所以業力輪位於太陽神經叢附近。
最後,我們要提到的,便是地球之星脈輪,它位於腳底正下方,約30公分處,像錨一樣,深入大地之中。一般與黑、深棕、深紅、煙灰色到深褐色、紫紅色等聯繫起來,象徵大地、滋養、穩定和原始。它能將我們頻率較高和輕的靈性能量體,固定在地球的物質實相中,使我們踏實、專注,貼近現實。同時為上方所有脈輪,提供堅固與穩十一人的基礎,並透過接地,消除莫明的恐懼和焦慮,提供深層次的「歸屬感」和「存在於當下」的安定感。有時候,一些靈性老師會叫我們冥想時,要扎根在地下,深入地球核心,或赤腳在土地上行走,大概就是希望我們好好使用地球之星的力量,幫助我們好好生活,協助成就我們所期望的一切。◇
資料來源︰
https://sweetmoonblog.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MiracleLife.Cheri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moonspiritual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eri2019
圖片來源︰
https://www.mothersguideonline.com
https://7chakrastor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