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榜)傳統文化系列(五)  林老師

 歷史不會停留在某一時光點,它是有連續性的,過去很多「既定」的歷史、傳統的觀念,隨著:考古的發現、學者的研究、文物的出土……,前幾篇的內容,也算在新史料未被確認前,是在傳統資料及教學中受肯定的。

 例如《三星堆》考古文化、部分秦墓的發掘和文物出土及學者對《山海經》古籍的研究:學者對歷史內容自有補充或修正。舉個例子:懂點《易》經的朋友都知道:夏有連山,殷有歸藏。意思是夏朝的《易》是《連山易》,商朝的《易》是《歸藏易》。到了商末,周文王被拘在羑里無事可干,於是演繹出《周易》。後來《連山易》和《歸藏易》就失傳了,誰也不知道這二《易》到底是甚麼樣的。所以在湖北江陵王家臺秦墓出土的「歸藏竹簡」,應該就是殷商時代流行的那部《歸藏》。

 一九九三年三月,在楚國故都湖北江陵東南邊的一塊臺地上,有漁民在挖隕石時,一不小心挖出了古代墓葬。經鑑定,這是一批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的秦代墓葬。其中15號古墓裡,出土了大量的秦代竹簡,當時墓室屍骨早就已經看不清了,竹簡堆在棺材的西南角,在一件一件的清理了後,先取出了水葬的木盒兒陶罐;然後在一九九七年再往下清理了還有三年沒有見過的石盤。石盤是一種戰爭的工具,先前出土的漢代石盤……,……。

 後來確認竹簡上記載的內容竟然是失傳的《易》經。說到《易》經與八卦,相信大家都聽過「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甚至是先天六十四卦等等這種玄之又玄的詞匯。其實如果按時間順序梳理一下,整個《易》經體系大概是這樣的:遠古夏朝之前,最原始的中國巫師們不知道從哪裡掌握了一套可以預知未來的占卜技術,然後到了上古伏犧氏的時候,伏羲犧作六十四卦,被後世稱為先天六十四卦。而這六十四卦的占卜方法,就叫做《易》,然後《易》的方法和技術就一直在巫師群體裡祕密流傳,大概到了神農氏的時候,神農氏就讓人們把這個《易》寫成了一本操作手冊。因為神農氏又叫「烈山氏」,「連山氏」是這個先天六十四卦的一名《連山易》的皿子。《連山易》有八萬字,後來巫師階級擴大,《連山易》這種高端技術並不是每個巫師都能夠掌握,於是大約到了夏朝以前,就出現了一本比《連山易》較低配的版本,叫做《歸藏易》。《歸藏易》只有四千三百字,大大簡化了手冊,操作參數也從六十四卦簡改到了八卦,這套「歸藏八卦」也被稱為「先天八卦」,再後來到了夏朝,傳作夏朝的《易》很繁瑣,而商朝的《易》相對簡單,再到了商朝末年,我們知道有個西伯侯叫做「姬昌」,他是個易卜高手,能夠算出自己大兒子的死期,也能夠算出自己二兒子的未來。卦象中顯示:他二兒子會中斷商朝的國命,這就讓商王有點煩惱,於是就把姬昌關了起來,姬昌就在監獄裡了,他沒事干就寫下了自己的一部手冊和八卦工具……果然,這位「姬昌」算的很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