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次飛行 運送衛星550多顆 長征火箭36年持續升級

 【中新社上海十月四日電】(中新社記者 鄭瑩瑩)「我們抓總研製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簡稱:長征火箭)已實現二百一十九次飛行,運送的衛星超過五百五十顆,這些衛星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風雲衛星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簡稱:八院)設計師張眾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

 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從八院抓總研製的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首飛開始算,「上海造」長征火箭已走過三十六年。

 變化:不僅是速度

 一九八八年九月七日,八院首次抓總研製的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將風雲一號氣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够獨立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國家。

 這是「上海造」長征火箭的起步。長征四號甲火箭從開始研製到執行首飛任務,前後經歷了十年。

 二0一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八院抓總研製的「第一百發」──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從「第一發」到「第一百發」,八院用了三十年。

 二0二三年十月二十四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是八院抓總研製的「第二百發」。完成第二個「一百發」,八院僅花五年。

 張眾說,以前是幾年打一發,現在是一年打三十多發,但變化的不單是發射次數的增長,還體現在技術水平的持續創新上。這些年,從常溫運載火箭到新一代低溫無毒無污染的高性能運載火箭,從「光桿」構型的單芯級火箭到固液捆綁的混合動力火箭,「上海造」長征火箭不斷升級。

 可重復:獲取未來航天的號碼牌

 今年六月二十三日,八院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率先完成中國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十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

 張眾說,火箭的重復使用是大趨勢,如果不變,未來就有可能被淘汰。

 接下來,八院還將提升航天運輸系統的綜合性能,拓展便利進出空間的能力,並計劃在二0二五年實現四米級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首飛,助力中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

 迎新:商業航天的快速崛起

 張眾說,這些年,國內外商業航天都在快速崛起,過去依靠重大任務驅動的傳統模式面臨轉型。

 「從本質上說,火箭要褪去神秘的面紗,在太空經濟裡承擔物流運輸的角色。」他總結說。

 二0二四年,八院抓總研製的中國首型三點八米直徑單芯級液體運載火箭──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計劃在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完成首飛任務。

 張眾說,這是八院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和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的基礎上,新研的一款面向商業市場的低溫火箭,「由於商業航天的發展需要考慮火箭運載能力、運輸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此在火箭直徑上,我們希望配置盡可能多的發動機以提供更大的動力,同時火箭又要適配鐵路的運輸能力,相當於我們在這二者之間做了優化設計,把火箭直徑做到最大。」

 「之前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芯級直徑大多是三點三五米,這款火箭的芯級直徑達三點八米,是中國首型。」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