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港澳心理衞生會與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昨日發佈「澳門精神健康調查二零二四」,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分別達到百分之二十七和百分之十九。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亟需社會關注,專家促普及精神健康急救培訓等。
港澳心理衞生會與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昨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假澳門帝濠酒店舉行「澳門精神健康調查二零二四」發佈會。港澳心理衞生會常務理事程志剛、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林德明教授及精神科專科何志榮醫生分享了調查結果及其對精神健康服務的啟示。
據介紹,是次調查於今年四月至七月期間進行,合共收集近一千五百份有效問卷。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分別達到百分之二十七和百分之十九,其壓力的主要來源包括工作、家庭和財務問題,過半受訪者在情緒困擾時不求助專業人士,朋友和家人成為守護精神健康的「第一防線」,因此,市民應更需關注自己及身邊人的情緒健康。他們又建議巿民可參加社福機構舉辦的「精神健康急救課程」,不僅能幫助個人更好地應對自身的情緒困擾,還能使他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提供及時和有效的支持。
他們表示,年輕人的精神健康風險高於年長者,顯示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嚴峻性,建議年青人應成為精神健康促進的重點目標群體,因為他們正處於人生中關鍵的成長階段,面對的心理健康挑戰不容忽視。他們建議政府在《健康澳門藍圖》的框架下推動相關計劃,以「預防優先」為目標,針對年輕人設計適合的服務,例如網上輔導和自學課程,而利用科技推廣精神健康也是提升青年對心理健康認識的有效方式。例如,設立VR情緒體驗館和精神健康資源站,能夠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知識,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他們又指,在大專院校及中小學的課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同樣重要。可以鼓勵學校參考鄰近地區的成功經驗,打造「優質精神健康校園」,使在學青少年能在良好的環境中提升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