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冠上了「科洛弗」的名號,可是《科洛弗悖論》作為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各方面都比前作有所不足,尤其是敘事手法混亂,失去了前作《科洛弗檔案》(港譯︰《末世凶剎》)和《科洛弗10號地窖》(港譯︰《末世街10號》)那份簡潔卻充滿張力的壓迫感和末世感覺,縱使今次有著較多的演員出演,可是欠缺重心反而令觀眾無所適從,對故事真正想要表達的訊息無法接收。
故事講述地球資源即將耗盡,無計可施的地球人只好求助於傳說中的「上帝粒子」,希望透過粒子撞擊產生這種可以無限使用的能源,由世界各地的精英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地球軌道上的大空站不斷進行實驗卻失敗告終,就在最後的機會下雖然取得成功,可是接蹱而來的怪事令科學家們相繼續遇害,甚至在密密麻麻的機體中發現了一名從未見過的女科學家。種種跡象顯示,上帝粒子的形成同時引發了時空扭曲及多種平行宇宙的重疊,科學家艾娃和恩斯特在其他同伴的犧牲下得到了逃生機會,可是地球一方也因為上帝子的關係同時出現變化,雖然艾娃的丈夫基爾不斷作出呼籲,可是太空逃生艇在衝過大氣層返抵地球時,便瞬即成為了龐然巨獸的裹腹之物。
電影裡的人性元素眾多,由角色間的親情、友情、愛情,乃至科學家對人類面臨危機的大愛,由此衍生出各式的衝突,試圖牽動觀眾的情緒,可惜每道分支事件都找不著重點,而且故事的主題不清晰,是透過一連串的不可思議事件,驚告世人不要挑戰未知的科學?是藉著科學家對親人的思念,表彰那份不懼危險也要與家人重聚的勇氣?或只是單純的一部驚悚電影,在視覺上取悅觀眾?然而讓角色逐一遇害,用減法的方式把焦點集中在渴望與親人重聚的艾娃身上,但是最後卻粗暴地把全片完結(被怪獸吃掉!),總覺得那是編導自我感覺良好的製作模式,對於觀眾而言卻是不負責任的處理。
事實證明好電影不一定要宏大場景、龐大製作團隊和明星演員坐陣,一個清楚明白的故事、一種能夠讓人理解的敘事手法,往往已經為成功奠定了基礎。《科洛弗檔案》以記錄片方式強化觀眾的臨場感,及對鏡頭以外的神秘事件產生興趣;《科洛弗10號地窖》則僅用了一個室內場境,以「困獸鬥」的方法來不斷揭示人性和凝聚劇情張力,對於觀眾而言,製作費和演員名單與觀演的滿足感並不一定會構成正比關係,反倒是產生的期望越高,更甚是掛上系列名作的關聯,可能會造成最終的實際落差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