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淘沙)知錯能改,走人生之大道  談穎怡

 人生並不會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遇到五花八門的出錯點。從前有位姑娘,她迫於生計冒充了鋼琴家李斯特的學生去演出,但當李斯特出現在她面前時,她勇於承認錯誤並因此得到了李斯特的寬恕與指導。所以,我們也要敢於承認並改正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馬羅說過:「人們不應該為承認錯誤而羞恥,因為承認錯誤也可以解釋作你今天更聰敏。」因此,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了錯誤,可以在此經歷中學到更多,這便將壞事轉為了好事。反之,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卻不承認的,便會掉進一直犯錯的死循環裡,永遠出不來。

 古語有云:「過而改之,善莫大焉。」因此,我們要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陶淵明說:「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這句話警惕著我們要接納自己的錯誤並去改正,過去的錯誤我們無法乘坐時光機回到過去挽回;相反,我們能知道未來的事去補救它。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家喻戶曉,因為「完璧歸趙」一事,藺相如被冊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他不服氣,揚言要當眾羞辱藺相如,可藺相如說:「以國家之為難為先,個人仇恨為後。」當這句話傳到了廉頗那裡時,他很慚愧,便「負荊請罪」,兩人最後亦成了生死之交。由此可見,知錯能改是收穫朋友知己的一大秘訣,若做不到,兩人便會老死不相往來,針鋒相對。

 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短處,能夠改過自新,就是有福的。因此,我認為只有改過自新後才能得以寬恕,得以幸福。古時候,有個叫周處的男子,他兇暴強悍,任性使氣,所以他被同鄉認為是一大禍害。但後來,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過自新並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若一個人堅持自己原有錯誤的性格,便會招到他人的厭惡,這更談不上他人的寬恕了,這樣便會錯失很多個擁有幸福和成功的機會。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無論是聖人還是智者,都會有犯錯之時,但勇於承認並改正錯誤,便會走上人生之大道,能夠享受人生給我們帶來的一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