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人閱己)澳門印象  金德

 初到澳門,眼前的一切彷彿蒙上一層薄薄的金色,既熟悉又陌生。這座小城,雖然面積不大,卻彷彿擁有無窮無盡的故事,從古街老巷到高樓大廈,從葡式建築到中式廟宇,每一處都在低聲訴說著歲月的痕跡。

 走在舊城區的石板路上,我的腳步不由得放慢。陽光透過兩旁充滿葡式風情的建築的窗格灑下來,斑駁的光影像是時間的印記。這時,一位老人坐在石階上,手裡拿著一杯熱騰騰的奶茶,悠閒地望著街道。這樣的場景,彷彿讓人回到了幾十年前的澳門,那時候還沒有今天的繁華喧囂,更多的是平靜與安逸。路旁的商店裡飄來燒肉乾的香味,混著甘甜的杏仁餅香氣,讓人忍不住想要停下來一嘗為快。

 來到大三巴牌坊,這裡是每位遊客必到之地。站在這座見證了澳門歷史的古蹟前,我卻感到一絲莫名的孤寂。這座斑駁的教堂遺址,曾經是何等的輝煌,卻在一場大火中化為殘垣斷壁,只剩下如今的牌坊孤獨地矗立著。它像是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默默訴說著殖民的歷史。遠處的鐘聲響起,低沉而悠揚,彷彿在提醒人們,這片土地曾經是東西方文明交匯的舞台。

 繼續往前走,轉過幾個街角,來到了媽閣廟。這座古老的廟宇,香火繚繞,遊人不絕。廟裡的香客虔誠地祈求平安,廟外的海風吹來,帶著淡淡的鹹味,讓人感到無比的清新與自在。廟旁的漁村,有幾艘小漁船安靜地停泊著,彷彿在等待著下一次的出海時機。這裡的氣氛與市中心的繁華截然不同,更多的是一種樸實與寧靜。

 然而,在繁華的背後,澳門真正打動我的,是那些平凡而溫暖的瞬間。一天下午放學,我走過一個小巷,看到一對老夫妻並肩而坐,吃著剛買回來的豬扒包,低聲談笑;週末,我和家人在氹仔夜市裡,一位手推車攤主熱情地招呼我們,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在茶餐廳裡,我聽到幾位老人聊著往昔的故事,說起這座城市如何從一個小漁村,變成如今的國際大都市……

 澳門,是繁華與樸實的結合體,是傳統與現代的交織。它既有葡式蛋撻的酥香,也有廣東早茶的溫暖;既有賭場的燈紅酒綠,也有街巷裡的寧靜與悠閒。它像一幅畫,畫中有繽紛的色彩,也有溫柔的筆觸;它像一首詩,詩中有歷史的沉澱,也有未來的希望。

 這,就是我的澳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