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佈局冰雪經濟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六日電】新年伊始,中國多地規劃二0二五年經濟發展時,部署冰雪經濟產業。

 截至一月十六日,至少有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北京、河北等多個省份,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冰雪經濟。

 其中,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該省冰雪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二0二五年要推動特色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高水平辦好亞冬會,加快建設冰雪經濟引領區,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持續優化文旅服務,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河北省與北京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則將發展冰雪經濟與首發經濟、銀髮經濟並列;並提出「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高度關注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全產業鏈發展。

 近年來,北京冬奧會、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等大型冰雪賽事接連舉辦,有力促進了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

 去年十一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冰雪項目競賽表演業」等,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

 中國冰雪產業正逐步發展壯大。在二0二四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上發佈的《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二0二四)》顯示,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從二0一五年的二千七百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二0二四年的九千七百億元,預計二0二五年將突破萬億元。隨著哈爾濱亞冬會臨近,二0二四至二0二五冰雪季,中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有望突破五億人次,冰雪文旅消費火爆。

 當下,各地積極佈局冰雪經濟,動力與支撐來自於豐富的冰雪資源。國家級氣象站歷史常年觀測數據顯示,中國東北地區中部和北部、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中西部等地,每年平均理論雪期逾一百天,部份地區可達一百六十五天。

 隨著寒假到來,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雪場遊客正逐漸增多。「冰雪熱」也受到多個省份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

 「要持續加大冰雪賽事的供給力度,提升賽事品質和服務能力。」在河北省政協委員、香港河北聯誼會金融專業委員會聯席會長申麗鳳看來,舉辦高水平、高品質的冰雪賽事,能吸引更多海內外遊客到河北觀賽、旅遊。

 吉林省人大代表吳愛菲則建議,吉林省拓展冰雪消費券使用範圍,與城市消費場景聯動,促使冰雪消費「外溢」到更多本地產業中。「要讓冰雪留客,但不能讓客只留在冰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