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澳門的混血之魂 喬捷
南海之濱,一座城靜泊於時光之間。四百餘年開埠史,將歐陸教堂的鐘聲、媽祖廟的香火與漁船的桅帆,熔鑄成獨特的文化圖騰。這裏,血脈與信仰交織,方言與異國腔調共鳴;這裏,港口吞吐着世界的稜角,街巷浸潤着歲月的溫情。澳門——以「混血」之魂接納八方,以海洋之心迎送聚散。這座城以多情為筆,長情為墨,在歷史的扉頁上寫下:何為包容,何為眷戀,何為永恆的重逢。
澳門開埠四五百年,自明清時期以來,就是東西方文明、文化交流和經濟活動的重要樞紐。知識與財富在此流轉,五湖四海之人攜夢想紛至沓來,或短暫駐足,或落地生根。在去留往復之間,他們為這座城鐫刻下多元的記憶與文化。經過幾世紀的華洋共處,在長期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下,澳門不僅孕育出眾多血脈交融的混血族群,即便純然華裔者,亦因久居此地而浸潤出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恰如世界上最早的融合菜系——澳門土生菜,融匯葡國風味、中華精髓,更兼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諸國之文化精華。
澳門這座城市,自由、開放,尊重文化差異。只有浦東機場大小的它,帶着口岸、碼頭和客運站的屬性,以港口氣質承載包容之魂。無論生活、工作或途經者,皆能在此尋得棲身之所,不同文化背景者亦受尊重。比之於用語言、口音、膚色與種族來區分的你我,澳門人更相信緣分,這是對外來者友善熱忱的根源。澳門人不說重話、保持低調謙和,這是先祖世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在故港,一顆海洋之心‧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