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由海造就的澳門  喬捷

去年底,《燦爛的風和海》在內地熱播,在這部講述異鄉人在澳門重新認識生活、瞭解自己的都市愛情劇之中,導演把澳門和澳門人都拍得極盡浪漫,片中那些讓人宛如置身於歐洲小鎮的建築與街道、中式村落的小巷老店,還有金光大道的奢華氣象,都如實映照了澳門的日常景致。故事中那些在澳門與外地人有過的動情時刻,亦與眾多澳門人的生命體驗暗合,以至於現在每逢有人要我介紹自己的家鄉,我都推薦他們看這部劇集。「這裏沒有阿勒泰的粉色落日,但是我們有金色的海」,這句劇中的對白,也確實切中了這個城市最深層的基因和美感。

早在葡萄牙人來到澳門定居前,這裏已經是個依海而生的漁村,漁民仰賴天時謀生,不管是敬拜媽祖、觀音還是西方帶來的聖母瑪利亞,在這裏生活的各族群都特別相信命運、心存敬畏,祈願出行一帆風順,盼望家人平安歸來,也是從古到今始終如一的願望。

在海洋把西方人帶到澳門以前,海已經造就了傳統澳門人生活簡樸、樂天知命的特性,留下來的歐洲人,又把他們閒適的生活方式和鬆弛感,留存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今天的澳門,即使生活節奏再快,底色仍顯悠然。澳門人做事再上心,姿態似乎仍然漫不經心。真正的澳門人,都愛開玩笑,說話百無禁忌,但待人真摯赤誠。或貧或富,生活之道始終如一。(在故港,一顆海洋之心‧五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