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活豬過駁站運行五周年 逾31萬頭活豬穩定供澳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今年是珠海供澳活豬過駁站正式運行的第五。此前,澳門市場的活豬主要由廣東省內的註冊養殖場提供,貨源較為單一,存在斷供風險。為豐富澳門市場,拱北海關經多次評估調研,推動建成內地供澳活豬「過駁站」,供應澳門的活豬貨源管道進一步拓寬,覆蓋了廣東、海南、廣西、湖南、江西等多地,有效增加了澳門市場的豬肉供應量。

 「廣東省外養豬場使用內地車輛裝載活豬運至『過駁站』,每車至少裝載一百零二頭,再從『過駁站』換裝粵澳兩地牌車供澳,降低了供澳活豬長途運輸成本。」珠海潤和合出口食品有限公司經理李劍介紹,自二零二零年五月二十五日過駁站正式啟用以來,該公司已累計過駁供澳活豬超卅一萬四千頭,約占供澳活豬總量百分之六十三點三。

 為保障活豬安全穩定供澳,斗門海關指導運營企業規範做好場地及運輸車輛消毒、活豬清洗等,駐場獸醫按要求跟進過駁全過程,加強入場前檢驗檢疫。「在海關支援下,我們過駁站向澳門供應活豬實現全年無休,日均過駁活豬約二百頭。」李劍說。

 活豬是澳門市場最緊俏的內地鮮活產品之一。斗門海關除了監管供澳過駁活豬,同時還監管著百分之九十的珠海本地養殖供澳活豬。該關設立供澳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實施「5+2預約查檢」,實現供澳活豬即到即檢即放,有效提升活豬通關效率。今年一月,拱北海關創新推出擴大遠程屬地查檢改革試點,斗門海關積極推進,對轄區內兩家養殖場廿九批一千零一十五頭供港澳活豬實施了遠端視頻監管作業。

 「改革有效壓縮了海關查檢時長,降低了企業約百分之五十裝運時間,物流、倉儲等經濟成本不斷縮減。」斗門海關查檢科科長彭妮娜說。此外,為減少海關核查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斗門海關將海關核查業務嵌入視頻遠端監管環節,通過創新監管模式,全力保障澳門居民「菜籃子」安全穩定。

 據統計,今年一至四月斗門海關共監管本地和過駁供澳門活豬三萬三千七百八十五頭,監管供香港活豬九千三百零四頭,分別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點一和百分之卅三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