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由澳門筆會、澳門筆會青年協會及澳門各界青年組織活動籌備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團結救國永續和平:抗戰影像文學特展」系列活動,於七月五日下午三點在澳門筆會會址正式啟動,首場影像史學家專題講座隨即舉行,由影像史學者楊克林,介紹今年特展有關的史料和照片,講述作為隨軍攝影記者及抗戰研究者的見聞。
活動期間播出了澳門筆會創會會長李成俊生前親述抗戰時期澳門時局及其參與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經歷的短片,讓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對澳門參與抗戰的壯烈事跡有所認識。活動反應熱烈,近百人報名參與,全場滿座。
啟動儀式由特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許鑫源委員、市政署文康及公民教育廳代廳長龎筱韻、中聯辦宣文部副處長徐東傑、澳門各界青年組織活動籌備委員會執行主席、澳門青年聯合會理事長黃家倫、影像史學家楊克林、主持陳銳軍、澳門筆會榮譽會長陳浩星、會長湯梅笑以及理事長兼筆會青協會長廖子馨主持。
廖子馨作為「團結救國永續和平:抗戰影像文學特展」策展人表示,特展將於今年九月五日至十月五日在市政署畫廊舉行,除了展出楊克林提供的抗戰攝影作品和研究,澳門作家亦正參與創作展出內容,並將有導賞和朗讀活動,筆會亦將推出紀念抗戰勝利的文學專輯。筆會榮譽會長陳浩星強調,一切活動為的就是讓社會大眾銘記歷史和先烈的艱苦奮鬥,期望中華兒女始終團結一致、自強不息,一起為中華民族永續的和平和發展貢獻力量。澳門筆會會長湯梅笑認為澳門社會各界對抗戰主題活動是有着一致的重視同支持,並代表筆會感謝到場的澳門社團和各界代表。
香港東江縱隊研究會會長吳軍捷在活動中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對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都非常重視,無論在今天還是過去,澳門一直發揮着獨特的角色。在抗戰期間作為唯一未受侵略的城市,同樣承載着不少抗日救亡的工作,例如作為珠江縱隊的後勤補給站等,呼籲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可以積極合作,繼續強化抗戰歷史和精神的傳播和教育。
澳門石排灣坊會會長林家全表示,從楊克林的抗戰研究中感到,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着深遠意義。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愛國情懷,亦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人將一直克服所有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澳門家國情懷歷史學會副會長胡高宏表示活動的內容非常有意義,作為家國情懷和歷史教育,使觀眾有機會重溫和吸取經驗。記取抗戰歷史,有助於避免戰爭的重演與苦難的重現。
澳門婦聯青年協會副理事長鄧兆欣表示,從講座中了解到記錄、書寫、發掘和傳承歷史的意義。毋忘抗戰歷史,是每一代青年人都該有的使命。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副理事長郭明喆作為協辦單位代表出席活動。澳門著名歷史學者邢榮發、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理事長楊開荊、澳門文化藝術界聯合總會副秘書長周江明、澳門青年傳媒協會會長張燕青、復旦大學澳門校友會理事長梁雅瑩理事長及一眾澳門作家出席。活動由特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資助,澳門筆會青年協會副理事長兼青協理事長陸奧雷、筆會副理事長關曉泉、設計總監鄭凱山及公關秘書馮君蕎籌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