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發達之後 安好
那天有活動,苦幹至夜深,孩子早被家人哄睡了,我反而不急着回家,跟大隊去吃消夜。很久沒去大牌檔了,喝可樂也能說醉話。例如說起夢想。
小時候想過要和摯友經營一爿甜品店,樓下做生意、樓上自住,像《小魔女Doremi》的魔法堂那般。不是不可能實現,但是足夠遙遠、足夠夢幻,所以是我心目中,最接近夢想的樣子。後來,想順利畢業、想成為比賽冠軍、想花自己掙的錢帶爸媽去旅行。即使也能帶來滿足感,但這些都比較貼近現實生活,更像理想,沒有一點夢的味道。一想起夢想,全落在數字上:付月租抑或供貸款、生意額多少才能回本……長大後的自己,真有點沒趣。
說得興起,乾脆誇下海口:發達就好了。只要生活無憂,那些錢花就花了吧。買個手袋、吃頓大餐,都是不必要的開銷,但求開心而已;開一家店,不以此為生,也是同理。甜品店已經氾濫,我們說起書店、茶店,甚至是辯論教育中心。因為有了「發達」的前提,任何一個數字都阻礙不了我們的天馬行空。這一夜,聊得異常暢快,自然不喝酒也能醉──沉醉在無止盡的夢想之中。
吃飽說醉,各自踏上歸途。明知太陽升起後,我們又該為數字打拚。庸庸碌碌的打工人,這些年來都忍不住買六合彩,或許就是為了內心那個奢侈又美好的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