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停擺創紀錄 40機場削減10%航班量
【香港中通社11月6日電】當地時間5日,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六周,打破2019年總統特朗普首任期創下的35天最長紀錄。特朗普當天在白宮與共和黨參議員共進早餐時,將民主黨人比作「神風特攻隊」,稱其「必要時會摧毀整個國家」,兩黨妥協跡象仍難覓,停擺危機持續衝擊民生與經濟。
參議院4日就臨時撥款法案進行第14次投票,仍未獲通過所需的60票贊成。共和黨指責民主黨「為政治鬥爭犧牲國家」,民主黨則批評共和黨「堅持極端立場」。特朗普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日採訪中重申「不會被勒索」,拒絕與民主黨協商結束停擺。這場僵局已從「預算分歧」演變為「政治對抗」,暴露兩黨在移民、醫保等核心議題上的深層對立。
停擺對民生領域的衝擊持續加劇。美國交通部長達菲5日證實,若停擺未結束,7日起將削減全國40個主要機場10%的定期航班,以緩解空中交通管制員壓力──目前1.3萬名空管員與5萬運輸安全局人員被迫無薪工作,人員短缺已導致日均數千架次航班延誤,320萬旅客受影響。達菲警告:「若7日後問題惡化,可能被迫關閉部份空域,顛覆航空業。」
此外,覆蓋數百萬低收入群體的「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自10月底停發,食品銀行壓力驟增;國家公園管理、社保系統運轉效率下降,民眾生活便利度大幅降低。
蓋洛普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國會的支持率跌至15%,創歷史新低;超60%受訪者認為兩黨「不關心民眾切身利益」。航空公司股價因安全風險與運營混亂5日盤後下跌約1%,美聯航、美國航空等企業多次呼籲政府結束停擺,強調「航空安全不可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