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整疊筷子一起搓洗
洗碗時許多人為了求快,會將整把筷子一起搓洗。但這樣其實無法仔細清洗到每根筷子。另外,若使用百潔布過度用力地刷洗,會導致筷子產生刮痕,致使隙縫殘留細菌。
正確的做法應是使用海綿輕輕地洗每一根筷子,洗去上面附著的油漬與唾液。若有較難清洗的油垢,可以先使用熱水沖,清洗得會更乾淨。
二、將髒碗盤全堆疊在一起
把髒碗盤全部疊在一起,除了有交叉感染的風險,也會使之後的清洗變得更加困難。因此,盛裝生鮮肉品的餐具應分開放置,而油膩餐具與裝蔬果的碗盤也應分開清洗。較油膩的碗盤可先用紙巾將油垢擦除,洗碗時不僅更輕鬆,也可以防止油污造成水管堵塞。
三、洗好的碗盤未晾乾就直接收納
潮濕的環境會導致細菌滋生,也容易導致餐具發霉。所以,洗好的碗盤應風乾,或使用廚房紙巾擦乾後再收納,筷子清洗後則應頭朝上晾乾擺放,因為筷桶底部比較難清洗乾淨,也會有一些殘存的水氣造成細菌滋生。
四、洗碗精直接倒在髒碗盤上清洗
這樣容易造成洗碗精殘留。正確的做法應是先盛一鍋溫水,加入洗碗精,待之稀釋後再做清洗,不但洗滌力強,又不會有洗潔精殘留的風險。
五、大量使用洗潔精
市售洗潔精含人工添加劑,若過度使用則有添加劑殘留的風險。不妨考慮善用天然清潔好物,如︰洗米水、蘇打水、食鹽或檸檬皮等。
六、從不消毒
碗盤洗得再乾淨,也無法洗去所有的細菌,因此定期消毒是最好的方式。平時要保持使用烘碗機高溫消毒碗筷的習慣,若家中沒有烘碗機,可使用滾水煮沸的方式,將碗筷浸泡在煮沸的水中約三至五分鐘,也可有不錯的消毒效果。
七、一套餐具使用很多年
餐具需定期更換,特別是筷子、砧板這兩者大多為木製,較易發霉、產生刮痕積累細菌。如果發現筷子或砧板出現斑點、裂痕、變形或發霉等狀況都應換新。◇
(資料來涼︰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