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之窗)啤酒消費下滑,慕尼黑「舉杯」熱情依舊 車雲龍 馬悅然

 第190屆慕尼黑啤酒節上,儘管近年來德國啤酒消費持續下滑,節慶的首日卻盛況依舊,人們舉杯之間的熱情,彰顯出對啤酒與傳統的熱愛。

 開幕當天清晨,這座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城市已洋溢著節日氣息:街頭隨處可見身著傳統服飾的市民;在距市中心七八公里的地方也能見到與啤酒節相關的標語;在舉辦地特蕾西婭大草坪外,早早擠滿等待開幕式的遊客……

 當地時間上午11時,6名騎兵騎著高頭大馬打頭陣,伴隨著管樂與鼓點,約50輛各大釀酒廠的花車緩緩駛入草坪。花車裝飾著鮮花和巴伐利亞特色心形姜餅,車上的人們身著巴伐利亞傳統服飾,高舉啤酒杯唱起民歌,向人群揮手致意。

 隨後的儀式是啤酒節的重頭戲。在啤酒節主帳篷內,200多張長桌上擺著香腸、烤雞等巴伐利亞傳統食物。按照傳統,只有在市長敲開第一桶酒後,啤酒才會正式供應。

 中午12時,隨著全場齊聲倒計時,慕尼黑市長迪特爾·賴特爾舉起木槌,重重揮向一個巨大木桶的金屬龍頭,兩次敲擊後新鮮啤酒噴湧而出。

 慕尼黑市民阿明·朱梅爾自1990年以來年年參加啤酒節。他向筆者展示主辦方自1950年起為他的家庭預留的「常客桌」。「節日期間,我幾乎每天都在這裡。」他說,這就是「純粹的快樂」。

 開幕當天下午,慕尼黑氣溫升至29攝氏度。主辦方表示,這是「最適合喝啤酒的天氣」。現場14個大型帳篷內一座難求,眾多小型帳篷前也排起長隊。

 本屆啤酒節開幕式的盛況與德國啤酒消費日漸承壓的趨勢形成鮮明對照。

 始於1810年的慕尼黑啤酒節,在20世紀中後期曾因德國經濟快速增長而迎來繁榮。彼時,本土啤酒消費呈井噴式增長,啤酒節遊客數量也迅速突破百萬,並逐步成為國際性盛會。

 但近年來,人們的消費喜好逐漸發生變化。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德國啤酒銷量降至39億升,創下1993年有記錄以來的半年最低水平;人均啤酒消費量也一路下滑,去年僅約88升。

 這一延續兩個多世紀的盛會未來是否會受到影響?慕尼黑啤酒節負責人克里斯蒂安·沙普夫直言並不擔心。「它已有215年歷史,始終保持著強大吸引力。」他告訴筆者,啤酒節營造的獨特體驗氛圍不可替代。

 沙普夫說,啤酒節人氣不減,為慕尼黑創造了巨大經濟價值。今年啤酒節預計將吸引超過700萬遊客,帶來約15億歐元收入,其中四成來自節日現場,其他則涉及全市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

 朱梅爾說:「啤酒節帶來的歡樂氛圍無與倫比,因為在這裡的每個人都很開心。」儘管德國人平時喝啤酒少了,但他們對節日的熱情並未改變。或許,無論消費趨勢如何,舉杯之間傳承的歷史傳統與歡樂氛圍,才是慕尼黑啤酒節長盛不衰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