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人的抗戰研討會 強化青年文化認同與歷史責任

 【專訪】由澳門文化發展基金支持、澳門文化推廣協會主辦的「澳門人的抗戰研討會」昨(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假中西創新學院產學研基地舉行。研討會吸引本澳高校師生、文化界、媒體界及多個專業領域人士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研討會主題演講環節,澳門科技大學教授林廣志以《澳門人的抗戰精神及其獨特貢獻》為題,結合文獻、口述史與影像資料,展示澳門社會於抗戰年代跨越行業與階層的集體行動,強調澳門在救亡、捐輸、醫護、文化宣傳等多方面均作出重要貢獻。他指出,這段歷史不僅體現澳門同胞的家國情懷,更成為今日澳門文化身份的重要基石。

 在圓桌論壇環節,以「我們如何參與歷史:跨行業眼中的澳門抗戰記憶」為題,邀請澳門理工大學教授婁勝華、《華僑報》副刊編輯胡思遠、導演勞嘉濠及暨南大學博士生林賢婉從教育、媒體、影視與城市文化等角度,討論歷史如何透過文本、影像與民間參與持續被重述與再造。

 在交流分享環節,廣州大學副教授劉春傑以俄羅斯影視作品為例探討全球二戰敘事,深圳大學教授姚睿分析中國抗戰電影中的聲景構築,俄羅斯籍教育工作者Serge Gavenko則從文學與影像談及全球反法西斯記憶。

 澳門文化推廣協會宋曉冬會長致詞時表示,希望藉此研討會深化本土對抗戰歷史的理解,強化青年世代的文化認同與歷史責任,並推動澳門在大灣區及國際文化交流中的獨特話語權,使抗戰精神以更具時代感的形式走進公眾視野。

 是次研討會獲多個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及媒體代表到場,出席嘉賓包括澳門中聯辦宣文部代表成彥希、文化發展基金綜合支援處代處長楊少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等中央媒體駐澳門機構代表,以及大眾報社長胡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