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跳碰)做「人」  邱文

當DeepSeek成為獻給中華民族過大年大禮,短時間內風行全球,國人有了自己在世界上「第一梯隊」的人工智能工具,除了心花怒放,更有感炎黃子孫真的可以抬起頭來做人,無懼西方各種打壓,走好自己發展的路,做最好的自己,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當然,人工智能大模型,怎樣配合各種應用場景,完善「工具」來服務人類,始終是重大議題。擔憂也好、慶幸也罷,正如人們普遍所說,「未來已來」是不爭事實,看只看我們怎樣擁抱它、用好它,來為個人、地方、國家、世界創建美好生活,並非因為顧慮而踟躕不前,因而錯失科技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現代化的先機。

談判人工智能技術在「一夜之間」突飛猛進,當動動手指便能從手機上憑藉各種人工智能工具生成想要的「答案」,除讚嘆科技先進形成強勁的運算、推理和總結能力,擬人化程度高以外,那麼,同時引發人們危機意識,如工作崗位被取代,行業原生態難與人工智能競爭而遭受淘汰,甚至擔心人會被人工智能「取代」……這些,儘管是此時此刻人們的憂慮未能從現實中排解得出的片面想法,可是,又不能否認,當中鈎起大家思考的,有重大意義。

正因為人工智能的強大運算力和組織能力,出現了超越人們想像的「能力」,出現擔心是很正常的事。只是,當將這些超級計算看清本位,只是運算、大數據的組織和總結,便能重新認識「人」和「人工」的意義。與其擔憂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倒不如,個人、社會好好思考怎樣重拾「初心」,怎樣做「人」,怎樣來做個「好人」存活於世,才是今天世界大變局、混亂不堪應要尋找的出路。

未來已來。但,人類生存發展的長河,正正穿越過去、現在,走向未來。任何科技、工具,與其害怕會取代「人」,倒不如想清楚,怎樣才算「人」,怎樣做「人」 好了。否則,行尸走肉的存活,豈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