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東正教的深情禱歌   樂飛

這張剛推出的專輯載錄了俄羅斯作曲家切斯諾科夫(Pavel Chesnokov 1877-1944)創作的《晚禱》All-Night Vigil(Op. 44),一部難得一聽的宗教無伴奏合唱作品。說其難得一聽,皆因東正教合唱曲在本地屬「非主流」類別(相對於西方天主教宗教音樂),對相關信徒來說亦可能脫離了「禱告」範疇;另一方面,即使在東正教同類作品中,Chesnokov這部作品也屬冷門之作,錄音較罕見(較常聽到的是Rachmaninov那部),難得一位英國指揮家(Graham Walker)聯同兩支英國合唱團(St John’s Voices及Cambridge University Chamber Choir)成就了這張精彩的唱片。

說實在,當今發行的宗教音樂軟件,很大程度已基於音樂欣賞功能來製作,而筆者既非宗教信徒,亦只會純從音樂藝術的角度來品味此等唱片。事實上,按過往在同類形式作品中獲得的美感經驗,切斯諾科夫的《晚禱》的確寫得十分優美,故很值得分享一點個人感受。

對我來說,俄羅斯作曲家筆下的《晚禱》具有一種神祕魅力。東正教的《晚禱》及《徹夜禱》是透過外文Vespers或All-Night Vigil轉譯而來,是相同形式的聲樂作品,原用於宗教禮儀。傳統上東正教會逢周六晚或重要教會節日時都會舉行持續三個時段的徹夜禱告,相關禮儀採用特定的禱文及禱歌,作曲家適度引用這些傳統頌歌,在保留音樂本來宗教意味前提下,加入現代音樂技巧和風格,創作出精緻和諧的合唱作品,為這些禱曲加添了動人的效果。

首先創作《晚禱》的作曲家是柴可夫斯基,他在完成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Op.41)後,更加強了引用東正教傳統聖詠創作的慾望,終於在一八八二年完成他的Vespers(Op.52),他的作品也成為下一代俄羅斯作曲家的典範。

切斯諾科夫生於鄰近莫斯科的一個城鎮,五歲時加入父親在當地教堂帶領的合唱團,很早已表現出對宗教音樂的熱愛,他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接受全面的音樂教育,包括作曲、器樂和聲樂訓練。他其後領導多個合唱團體,並任教於莫斯科音樂學院,成為具影響力的宗教音樂作曲家、指揮家和音樂教授,他是《合唱團及其指揮》一書的作者,此書被相關音樂學者和學生廣泛使用。

二十世紀初,俄羅斯的宗教和哲學思想蓬勃發展,切斯諾科夫聯同其他作曲家創辦了莫斯科宗教音樂學校,他們十分珍視傳統宗教儀式採用的古老聖詠,認為這是東正教結合俄羅斯民族特色的體現,嘗試在這基礎上建立一種新的音樂風格,目的是把原始聖詠主題和現代音樂語言融合。他們以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為榜樣,發展出精緻度、完整度更高的同形式作品,幾位作曲家筆下的《晚禱》相繼誕生,切斯諾科夫的作品亦於一九一二年完成。

除了切斯諾科夫,先後寫下最優美《晚禱》作品的作曲家還有Mikhail Ippolitov-Ivanov(1859-1935)、Alexander Grechaninov(1864-1956)、Sergei Rachmaninov(1873-1943)等,他們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引用傳統東正教聖詠,並以各自風格加入個人創意,在聲部配置、和聲運用上為作品賦予不同色彩,為古老旋律加添抒情性和戲劇性之餘,又不失宗教禮樂固有的莊嚴本質。

文首談及的專輯,由於演繹者為純英國組合,無可避免地滲入英國特有的合唱風格,長處是聲音統一度、融和度、平衡度較佳,犧牲的是俄羅斯音樂的本土特色。我不知他們的俄文唱詞發音是否準確,但純英式合唱的「和諧感」可能過於「斯文」,多少削弱了作品中樸實而帶點粗獷的民族風格,總而言之,詮釋上的優點也可以是缺點,看欣賞者口味而定。

筆者之所以認為上述錄音過於「斯文」,乃因曾於同曲另一版本中領略過純粹的「俄風」演繹,這張Melodiya發行於一九九一年的唱片由Nikolai Georgievsky指揮Orthodox Motherland Choir演唱。單看合唱團名稱已感受到一種權威性,演繹風格無疑是地道的,合唱團亦相當專業,聲音「壯實豐滿」,表現出傳統蘇俄式的合唱風格。

兩套錄音,俄國那套共計十八段歌曲,英國那套只有十段,省略了部份段落,另加入四首切斯諾科夫的宗教合唱歌曲。透過對比相同樂段的演繹,感覺有如兩套不同作品,可見兩者手法和風格存在頗大區別,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兼收並蓄,以比較兩種詮釋的差異。

切斯諾科夫的《晚禱》是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前完成的,那時他已寫了近四百部宗教合唱作品,革命後由於新政權窒礙這方面的創作,他被迫轉向世俗作品,這種讓他深感無奈與不安的景況一直維持,一九三一年,史達林下令炸毁莫斯科著名的救世主大教堂,擔任該教堂最後一位合唱指揮的切斯諾科夫,深感畢生追求的音樂理想已被埋葬,藝術生涯就此終結,遂停息了所有創作。一九四四年,這位鬱鬱不得志的作曲家在排隊領麵包時,因營養不良引發心臟衰竭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