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林圍的回首  圖文/綠水青山

 童年上學總要經在大三巴牌坊,豈會不知道茨林圍的所在呢!當時最喜歡從長長的大三巴斜巷步向大三巴的哪吒廟,穿過那棟土圍牆拾級而下,從大三巴牌坊茨林圍的北段越過高原街往南段的茨林圍,步向矮圍牆後的桑樹,站在桑樹下選出成熟的嗓子吃,那時吃嗓子無需要用錢賣,隨意的選擇愛吃哪顆便那顆,飽餐後便摘些桑葉回家養蠶蟲,多麼賞心隨意!

 因為我的好同學在茨林圍居住,所以我經常來,據說這區曾經聚居日本天主教徒。

 那位同學居住該處時,這裡有很多戶人家,環境是很擠迫的,而現在很多家庭都已搬遷,剩下來的戶數不多,人去樓空,殘留下破屋和空地,這些空置地方會被其他人用來擺放雜物,從而影響該區的環境衛生。

 南段的茨林圍原本有很多的木屋,因曾經發生過火災,居民便在茨林圍上層修築圍牆作為屏障。

 當下的茨林圍區內雖然仍有少量木屋和鐵皮平房,但大多數都是雙層的石屋,圍內的果樹因地面鋪上混凝土,以至樹木疏落,已往的果樹茂盛禽畜興旺的日子已過。

 圍內的水井是出名,其中半邊已被掩蓋,只剩一半井口;水井仍能取水,但已不宜飲用。

 舊地重遊的茨林圍已變得冷清,我的同學也已移居香港多年,我們亦沒有聯絡了。但這裡有我童年的回憶,現時對茨林圍感覺是好像到了離島的路環般,這裡佈局如路環的村屋,這些村屋都是獨立的,屋門前都有空地可以放置盆栽或種植樹木遮陰,最吸睛的是位於區內的中心地帶的住戶,在小路旁邊有石設的長椅,椅上擺放很多盆栽,在中心的地方擺放着長餐桌和圓餐桌,旁邊還有很多疊起的座椅。相信是用來聚餐或是鄰居與朋友坐在樹下聊天!

 眼前的景象教人憶起昔日的生活風情,重拾往日的生活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