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時期以來,人工智慧可能算是最熱門也最時尚的話題了。平日裏,不談論AI或不應用AI,似乎就顯得落伍,甚至有些「老土」了。身邊的文友也在不斷地談論AI的便捷和妙處,我經不住誘惑,下載了AI寫作應用程式,開始了AI的初體驗。
這玩意兒還真對得起「智慧」二字,輸入寫作體裁、標題、關鍵字等資訊,它幾秒種就能生成一篇文章。初讀起來,語言順暢,文辭優美,條理分明,視野開闊,有點眼前一亮的感覺。一般業餘作者寫一篇千字文,寫了改,改了寫,反反覆覆,字斟句酌,想達到自己滿意,編輯喜歡,再快也得幾小時吧,可這傢伙幾乎是在眨眼之間就「立馬草就」,其效率着實讓人感歎不已。
我想試試它到底有多高效,有多奇妙,可試來試去,它就是隨點隨寫,不知疲勞,像一個既聽話又勤勞的僕人。但是,「玩」得久了,讀得多了,就看出些名堂來了。它的作品風格一致,套路相近,少有創意,沒有特色,很少有能打動人心的好作品,且有明顯的AI味兒。說白了,就是缺乏真實體驗和真情實感,沒有創造性。這讓我想起了智慧型機器人,它雖然也能模仿人類做一些動作,而且做得很像,某些動作甚至超越了人類,但終究是沒有溫度、沒有感情的「模仿秀」,硬生生,冷冰冰的,與有血有肉的人類還是無法相比的。
據說,現在一些作家也在應用AI寫作。對於寫作者來說,AI能提供給我們一些新穎的思路、先進的理念、獨到的智慧等亮點,這些都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但如果從此沉溺其中,過分地依賴它,甚至套改它、抄襲它,偷偷地當「搬運工」,就明顯有問題了。
閒時與妻子探討AI寫作的話題,她戲謔道,這不正好嘛,免得你整天勞心傷神,把自己搞得像個「苦行僧」一樣,讓AI幫你寫就行了。我笑答,你是知道的,這之所以堅持寫作和攝影等業餘愛好,就是想多多鍛煉自己,讓身心調動起來,讓腦子轉動起來、讓思維活躍起來。如果我一味地利用AI技術,複製、黏貼、投稿,這與剽竊他人的文稿有甚麼區別?既背上了「剽竊」的「罪名」,又與鍛煉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那我不是虧大了嗎?
無獨有偶,近期,某作家的大作頻頻見諸報端,偶爾讀了一兩篇,覺得其文章雖好,卻有着明顯的AI味,內心難免生疑。好奇之餘,用AI寫作軟體進行同題創作,竟然發現有很多句子、段落完全相同。這讓我吃了一驚,是作者應用了AI的作品,還是AI應用了作者的東西?不得而知。編輯天天讀稿,豈不知作者稿件的特點和特色,沒看出作者應用了AI技術?況且,現在已有專門篩查AI作品的軟體。報刊之所以照常發表他的此類作品,或許是編輯一時大意暫未發覺,或許是故意「放水」,鼓勵作者嘗試應用AI技術?二者兼而有之吧。
絮絮叨叨地說了這麼多,絕不是否定AI寫作,因為它博採眾長,集思廣益,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比如它思路新穎,你想不到的,它完全可以想到;它視野寬廣,知識廣博,遠遠超越普通人……隨着AI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將不斷成長和成熟,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作家的創作,是創造性的勞動,是需要自身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體驗來支撐的,AI再怎麼智慧,也是無法替代作家的個體勞動成果的。如果作家能把AI當作諸如字典、詞典、傳統經典等學習工具,好好學習,靈活運用,AI或將成為作家的好工具和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