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漫話)招振強版《絕代雙驕》   令狐昭

招振強繼金庸劇《倚天屠龍記》(1978)後,為無綫電視製作了古龍劇《絕代雙驕》(1979)。胡沙編寫的劇本,節奏明快,追看性強。武打設計明顯勝過《倚天屠龍記》,其中有些動作場口在外景拍攝,例如第十七集大結局裏,江小魚與花無缺的生死決鬥場景,頗具西部風情。由顧嘉煇和鄧偉雄創作、羅文主唱的主題曲〈絕代雙驕〉,氣勢雄渾,被用作劇中配樂時,演化出多個風格迥異的演奏版本,跟懸疑、動情、激昂、愉悅、悲慟等各種劇情發展或人物情緒相輔相成;最令人驚喜的是,插曲〈月光像姐兒〉和〈雙驕情難捨〉皆由無綫當家花旦汪明荃主唱。四大主角黃元申、石修、黃杏秀和米雪,外型登對;他們周邊不僅有粵語武俠片明星朱江、馮粹帆、江文聲等人坐鎮,飾演燕南天的張沖和飾演萬春樓的阮兆輝,都是舉足輕重的綠葉。

由楚原導演的邵氏國語武俠片《流星·蝴蝶·劍》(1976)和《天涯·明月·刀》(1976),當時已經在電影界掀起了一股武俠熱潮;從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零年間,改編自古龍武俠小說的電影和電視劇均成了香港主流文化──邵氏出品的古龍片多數由楚原執導,而無綫拍攝的古龍劇主要由王天林監製。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黃元申便是在這個特殊時期崛起和走紅的藝人;關鍵在於,他長相英偉,可塑性高,而且身手不凡,很多高難度動作都親自上陣,不用替身代勞,令武場的真實感大增。黃元申加入無綫之後,先在《陸小鳳》(1976-1978)三部曲中飾演西門吹雪,後在《小李飛刀》(1978)和《小李飛刀之魔劍俠情》(1978)中飾演阿飛,直至在《絕代雙驕》裏演活了聰銳不羈、本性善良的江小魚,使他聲名大噪,成為深受香港觀眾歡迎的電視小生。

其時黃元申與黃杏秀被無綫撮合為熒幕情侶,而後者所飾演的惡人之女鐵心蘭,內心純淨,溫柔大方,卻一直糾纏於兩位男主角的「煮豆燃萁」關係之中。最後幾集才登場的米雪,扮演氣質脫俗的蘇櫻,耀眼程度不下於黃杏秀。年紀較輕的陳玉蓮在《倚天屠龍記》飾演小昭後,繼續受到招振強重用,扮演大配角慕容九,那股仙女般的靈氣,教人留下深刻印象,難怪之後被蕭笙相中擔演王語嫣和小龍女。至於石修演繹的花無缺,風度翩翩,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其後石修在蕭笙監製的《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1982)和《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1982)所扮演的慕容復,造型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除了一眾年輕演員跟角色特質相匹配,江小魚和花無缺的生父江楓,由《小李飛刀》和《小李飛刀之魔劍俠情》的男主角朱江飾演,可謂一時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