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漫話)《家變》大膽破格  令狐昭

葉潔馨與梁淑怡聯手監製的《家變》(1977),是無綫電視繼《狂潮》(1976-1977)後又一廣受歡迎的百集長劇,雲集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由徐克和林嶺東等年輕編導操刀,台前幕後陣容鼎盛,強勢摘下全年收視桂冠。該劇成功地融合了家庭、犯罪、商戰等元素,並以英文劇名「A House Is Not A Home」點出「家」這個傳統而抽象的題旨。微妙在於,顧嘉煇和黃霑創作的主題曲〈家變〉,寫「變」而不寫「家」,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確實耐人尋味。

第一集的三線平行敘事可謂先聲奪人,一次過交代了廉政公署出擊、洛輝(白文彪飾)擺大壽、女兒洛琳(汪明荃飾)急於回家祝壽但不斷受阻。全劇以洛輝落難為轉捩點,而洛輝失蹤和洛輝之死兩大高潮戲皆精彩萬分,結局則以一「分」一「合」來彰顯洛家的巨變──正室子女各散東西之時,正室終與妾氏和好。縱使家族鬥法橋段貫穿全劇,其間卻穿插了不少感人場口,例如洛琳幫助地盤總管湯伯(陳劍雲飾)的兒子赴美就醫、舅父王蔭德(譚炳文飾)離港前的送機戲等。

雖然《家變》以家庭倫理風波為敘事核心,但人物形塑和故事主體都有所突破。眾多角色之中,以新女性洛琳最與別不同,其女強人本色,跟洛家的所有女性形成鮮明對比。編導更用了大量篇幅去暗示富家少男洛華(任達華飾)和好友施政(駱應鈞飾)的同性戀傾向,比如攝影師易少佳(鍾濟琛飾)健身時,鏡頭捕捉了洛華對男性軀體的凝視,意識相當前衛。事實上,其時廉政公署成立了只有三年多,無綫便以廉署徹查建築公司老闆與政府公務員為題,題材大膽破格。

關鍵在於,編導試圖全方位地刻劃主人公洛輝,對於他的日常生活、生意作風、不幸遭遇等,是予以肯定或同情而非鄙視和批判。正如他對漁民泉叔(陳泉飾)和白牌車司機瓊姑(謝月美飾)恩重如山,二人均義不容辭,合力助他逃出法網。洛輝並非奸惡之徒,這個兩家之主兼建築公司老闆,對家人有情,對朋友和下屬有義,他觸犯法例主要是舊式生意人的思維模式所致;而由周潤發和石修等人飾演的廉署人員則表現得意氣風發,笑容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由內而外的自信。

當時無綫既邀得鄧碧雲扮演洛輝的原配夫人,也安排了南紅飾演妾侍,兩朵「牡丹」的對手戲不算多,但每次碰面總會掀起高潮。然而妾侍家庭的母女組合南紅與汪明荃,後來在《京華春夢》(1980)、《千王群英會》(1981)和《萬水千山總是情》(1982)裏接連攜手。其實南紅曾在楚原執導的粵語片《少女情》(1967)中跟朱江合演情侶,豈料十年過去,朱江變作其女兒洛琳的男朋友。同樣有趣的是,洛輝的行家霍棟財由南紅的家公張活游演繹,後期成了洛琳的頭號敵手。

洛家兩代主角以外,多個配角皆獲重點描寫,實在有賴一眾粵語片資深演員壓陣。戲份較重的有李香琴、朱江、吳桐、馬笑英、張活游、譚炳文、杜平、羅蘭、駱恭、葉萍、金雷、陳立品等,而張英才、周吉、張生、西瓜刨、梅欣、江文聲、梅蘭等乃客串演出。此外,除了編導徐克化身偵探,為洛琳調查馬進友(夏雨飾)與甘廣開(黃新飾)的不尋常關係,林嶺東亦客串工務局職員一角,為霍氏建築公司盜取新界發展藍圖;兩位幕後功臣先後現身電視熒幕,情況甚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