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素養與數位技能:定義與重要性  澳門教育創新中心 麥培榮老師

 在數位化時代,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和數位技能(Digital Skills)已成為個人、職場乃至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兩者相輔相成,但側重點不同:

 一、數字素養(Digital Literacy)

 1.定義

 —理解、評估和使用數位資訊的能力。

 2.核心目標

 —批判性思維、安全意識和倫理認知。

 3.核心能力

 —資訊評估:辨別網路資訊的真實性(如識別假新聞、虛假廣告)。

 —隱私保護:管理個人資料,避免網路詐騙(如釣魚郵件、社交工程攻擊)。

 —數字倫理:遵守版權法規,避免網路暴力或不當言論。

 —基礎操作:使用搜尋引擎、電子郵件、社交媒體等基礎工具。

 4.適用場景

 —日常生活、資訊辨別、網路安全。

 5.應用場景

 —個人生活:安全網購、識別網路謠言、保護社交媒體隱私。

 —教育領域:學生正確引用網路資源,避免抄襲。

 —社會參與:理性參與公共討論,避免被極端資訊誤導。

 6.如何提升?

 —學習資訊驗證工具(如Google反向圖片搜索、FactCheck.org)。

 —關注網路安全課程(如識別釣魚網站、雙重認證設置)。

 —培養批判性思維,不盲目轉發未核實的資訊。

 二、數字技能(Digital Skills)

 1.定義

 —具體運算元字工具和技術的能力。

 2.核心目標

 —技術熟練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3.核心能力

 —辦公軟體:熟練使用Excel(公式、樞紐分析表)、PPT、Word。

 —程式設計能力:Python、JavaScript等語言基礎(自動化處理資料或建網站)。

 —資料分析:SQL、Tableau、Power BI等工具分析業務資料。

 —數字行銷:SEO、社交媒體廣告投放(如Meta Ads、Google Ads)。

 —人工智慧工具:ChatGPT、MidJourney等AI應用提高效率。

 4.適用場景

 —職場、程式設計、資料分析等專業領域‧

 5.應用場景

 —職場需求:金融從業者用Python分析市場資料,設計師用Figma協作。

 —新興行業:區塊鏈開發、雲計算管理、元宇宙內容創作。

 —自由職業:Upwork接單需掌握WordPress、Photoshop等技能。

 6.如何提升?

 —免費資源:Coursera(《Google 資料分析課程》)、freeCodeCamp(程式設計)。

 —實踐專案:用Excel管理個人財務,用Canva設計海報。

 —認證考試:微軟MOS認證、Google Analytics證書等增加競爭力。

 三、數字素養vs數字技能:為何兩者缺一不可?

 案例1:一名程式師(高數字技能)若缺乏隱私意識(低數位素養),可能因下載惡意軟體導致公司資料洩露。

 案例2:一名社交媒體用戶(能熟練使用平臺,高數字技能)若無法識別假新聞(低數位素養),可能傳播錯誤資訊。

 在理想情況下:

 數位素養能確保安全、負責任地使用技術;

 數字技能可以提升效率,解鎖職業機會。

 四、未來趨勢:哪些數位能力更重要?

 AI協作:學會用ChatGPT、DeepSeek、Copilot等工具輔助工作。

 數據思維:即使非技術崗位,也需理解基礎資料分析(如用Excel做決策)。

 網路安全:隨著駭客攻擊增多,基礎防護知識(如VPN、密碼管理)成剛需。

 區塊鏈與Web 3.0:數位錢包使用、智慧合約概念等可能普及。

 五、總結:如何系統提升?

 1.分階段學習:

 先掌握數位素養(安全、資訊辨別),再精進數位技能(工具、程式設計)。  

 2.按需選擇:

 學生或普通用戶:優先提升素養。

 職場人士:結合行業需求學習技能(如行銷學SEO,財務學Excel)。

 3. 持續更新:

 技術反覆運算快,定期關注新工具(如AI應用)和威脅(如新型網路詐騙)。

 數位能力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生存技能」,越早培養,個人競爭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