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蘇軾有一個讀書方法——「八面受敵」法,意思就是想把一本書讀得有效率,在讀之前要想清楚你的目的是甚麼,想從書中得到甚麼資訊。想清楚之後再進行閱讀,就會在讀的過程中明白哪些東西是你想要的,吸收資訊的效率就會提高,讀書的動力也會比較充足。
讀書不是為讀而讀,而是真心了解到閱讀的好處,並借助書本的力量為你達到目標。
你的目標可以是了解一門學科或知識、提升寫作能力,或是消閒減壓等等。只要有清楚的目標,就可以選擇相關的書本,一步步向着目標前進,從中培養起閱讀的習慣。
這讓我想起在孩子幼稚園時期,為了做好家長角色,業餘時間基本上是在圖書館度過的。那些年的白鴿巢黃營均圖書館的兒童館是孩子在翻看她的書,我則在孩子身邊閱讀親子教養書。因為我的閱讀目的很明確,我要學習如何教養孩子,再根據自己的現狀與環境,還有孩子的性格等因素,形成自己一套自己的教養方法。
我每日閱讀,時間與孩子同步,在孩子睡覺時我更沉浸在閱讀中,這種方式也影響着孩子對閱讀的愛好。在孩子小學畢業前,她已大量且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引起孩子對學校圖書館環境的熱愛。這樣的閱讀習慣培養,成效是顯而易見,也讓親子閱讀非常有成功感。
閱讀習慣養成,開頭難,但過程愉悅。無論你有多忙,只要每日讀一讀,即使只是一頁也好,也能讓閱讀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你將會每日不讀書不可,這對孩子的影響可大可小。只要將閱讀變成習慣,你就會發現放在閱讀的時間將會越來越多。
有人建議放在洗手間,這雖然不可取,但不難理解,無時無地有書可閱讀,讓閱讀無處不在。可以將書放在床頭、客廳的茶几上,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有書要讀。當家中放滿未看的書,你就會時不時想起「該看書了」。事實上,外國有研究指家中囤積的書越多,即使沒有看,也能提升孩子的成績,相信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功力。
閱讀能增進人的思考能力,豐富想像力。要讓孩子有閱讀習慣,記得從自己做起,影響孩子,特別是閱讀前給予孩子提示,想看這本書的目的,讓好奇心貫穿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