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醫院)「調理」才來找中醫?

 在不少現代人眼中,中國醫學是「調理」「治療慢性病」「起效比較慢」的治療手段,其實自古以來中醫在急慢性疾病的預防及治療中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其中在急性病,例如高熱、急性感冒、咳嗽、喘證、頭痛、胃痛、腰腿痛等的中醫治療往往達到不錯的效果。

 在古代,疾病無論輕重緩急,中醫是主要的診療手段,所以從漫長的中醫藥發展中,醫者們積累了大量治療急重症的經驗,從古代著作或一些史料中也有不少中醫對急重症的治療記錄。

 如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東晉時期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的「傷寒」,即為現代所說的「外感時令」,即流行之急性傳染病總稱,書中所提出為外感疾病的辨證方法和方劑,也為現時的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另外,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肘後救急方》是我國首部急救的代表作之一,記述了各種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發作的治療方藥、針灸、外治等方法,亦對個別病的病因、症狀等作出描述,其中對天花、恙蟲病、腳氣病以及恙蟎等的描述都屬於首創。

 而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研發出能治瘧疾的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提煉青蒿素的過程中就受到了《肘後救急方》其中治療瘧疾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所啟發。

 中醫對急性病的治療方法多樣,除方藥外,還有針灸、穴位按壓、艾灸、刮痧、拔火罐、嗅鼻及催吐等方法,其中有些方法時至今日仍有獨特的應用價值,其中以針灸的最為人熟知,在此簡述高熱、哮喘發作、急性腰痛三個常見急性病的有效針灸方法。

 一、高熱

 古代稱放血療法為「刺絡」,其中一作用為瀉火解毒,調和陰陽,能達到退熱效果。

 高熱:體溫等於或超過三十九攝氏度的一種急性症狀。針刺治療多用於治療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急性乳腺炎及急性菌痢等引起的高熱,效果良好。針灸可在耳尖放血;用針頭在耳尖處點刺,擠壓出數滴血液;另也可在大椎穴點刺後拔罐五分鐘,放血五至十毫升。

 二、急性哮喘發作

 支氣管哮喘是很常見的發作性肺部過敏性疾病。哮喘的針灸相關治療法有很多,如穴位敷藥(大家熟知的三伏天灸、三九天灸),穴位埋線等。治療不僅能有效控制急性發作,且可以預防復發。

 主要針刺魚際、肺俞、大椎、定喘、列缺穴,而在背部穴位(如肺俞、大椎、定喘穴)針刺後加上艾灸溫針,效果更加理想。

 哮喘發病緊急時,可用手指按壓天突穴,刺激這個穴位,可宣通肺氣、化痰止咳,另熱敷此穴位,也可達到一定治療作用。

 三、急性腰痛

 急性腰痛有多種原因,其中急性腰扭傷最為多見,由於姿勢不當、搬運重物、或腰部活動過度而導致腰部疼痛劇烈、彎伸、轉側不利。腰痛屬於針灸最常見的主治病證之一。

 腰部損傷,常使傷及脊椎的督脈及脊椎兩側的膀胱經,使經氣痹阻而出疼痛,此時可用針刺督脈的人中穴,病者同時持續活動腰部;另外同在委中穴放血,可疏經氣,通瘀滯;往往針刺或放血後能收立竿見影之效。

 當出現不適症狀,均需及時就診,由醫生提供或建議適切的治療,才是治療任何慢性或急性疾病的最好時機。◇

 科大醫院

 中醫部

 陳飛燕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