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屬簪纓之族、鐘鼎之家。祖上封國公,榮國府大老爹賈赦襲一等將軍爵,二老爺賈政由工部員外郎升郎中,甯國府老爺賈敬進士出身。這樣的大戶人家過年,自然非同凡響。
《紅樓夢》五十三回中,寫的正是賈府過年的盛況。現以時間為順序,看看賈府是怎樣過年的。
「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與鳳姐治辦年事。」「此時榮寧二府內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賈府在準備過年了,緊鑼密鼓籌辦以下幾件事項。
「開了宗祠,着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又打掃上房,以備懸供遺真影像。」
過年需用的一應物品,由黑山村莊園的烏莊頭備齊,於臘月廿三日送到府上,吃的、玩的、用的,折銀二千五百兩之多。
撣塵迎新年。主子下令,管家安排僕從各負其責,裏外打掃洗刷揩抹得乾乾淨淨。
花一百五十三兩金子,製作了二百二十個錁子,備分發壓歲錢之用。
縫製過年穿的新衣,大小主子不止一套,且均是上等料子,做工精細。
受封為國公的賈府先祖「皇恩永賜」,享受朝廷永久祭祀。長孫賈蓉入宮去光祿寺,領回了「恩賜永遠春祭賞共二份銀兩」。
「已到了臘月二十九日,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甯國府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廳,內三門,內儀門並內塞門,直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朱紅大高照,點的兩條金龍一般。」
《紅樓夢》寫了賈府過年兩次入宮朝賀並領宴,這是賈府的一大殊榮。
大年三十,由府中最高統治者、被尊為「老祖宗」的賈母帶領,凡是有爵位的受誥封的,都按品級身分穿上朝服,坐着八人大轎,前呼後擁前去宮中參加朝賀,與百官一道覲見皇帝辭舊迎新,享受了皇帝賞賜的禦宴。
宴畢,賈母一行回府,到甯國府暖閣下轎。這時,留在府裏的男男女女,都已候在了門前,等待賈母回來祭祖。
除夕祭祖,先在賈氏家族奉祀先祖的宗祠裏舉行,叩謝列祖列宗一年來庇護闔門康泰。
祠堂裏燈燭輝煌,香煙繚繞,錦帳繡幕後面,擺着祖宗的神位。致祭者按輩分和年齡的順序排列站位元,由甯國府老爺賈敬主祭,榮國府大老爺賈赦陪祭,小輩賈珍獻酒敬酒,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開跪拜的毯子,守護着焚化祭品的器皿。
樂聲奏響,三次獻酒,跪——拜——起立,焚燒紙錢,潑酒於地,禮畢樂止。
全體再到正堂上祭祖,這次由賈母主祭。
錦幔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正中懸掛着甯國公、榮國公兩位祖先的遺像,皆是蟒袍玉帶官帽朝靴。
兩府的男子,從內儀門到正堂廊下到檻外,一一以次站立,檻內是各女眷。每一道菜、糕點,均由專人從儀門傳至正堂階下,再傳進檻內。然後傳到供桌前,交與王夫人。王夫人交與賈母,賈母捧放在供桌上,在供桌另一側的邢夫人,協助賈母擺設整齊。
菜飯湯點酒茶傳送擺放完畢後,賈母整理了一下衣衫,拈香下拜。這時,男的在東、女的在西,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簷,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團錦簇,塞的無一些空地。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噹,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並起跪靴履颯遝之響。」
祭祖禮畢,賈母上轎回到住所榮國府,由小輩圍隨着進了正堂,在正座上坐定。
榮甯兩府的老爺賈敬、賈赦,領了各自子孫進來。男一撥,女一撥,一撥又一撥向賈母叩頭行禮,拜祝新年吉祥如意,長壽多福。
繼而在賈母左右設下交椅,兩府眷屬按長幼挨次序歸坐,接受小輩拜年。
再是男傭女僕、小廝、丫鬟等,分批次向主子們拜賀。
全體拜年畢,分發押歲錢並荷包金銀錁等物。
夜幕降臨,燈火齊亮,賈府裏吃年夜飯了。「擺上合歡宴來,男東女西歸坐,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宴以及酒、湯、果、糕的名稱,都是大吉大利好口彩。
傳統習俗,臘月廿四送灶,年三十接灶。除夕晚上,賈府迎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神從天宮回來,「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內,設着天地紙馬香供。」
魏晉時,除夕守歲已成習俗,是夜,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吃過年夜飯,賈府各色人等進入守歲時刻。
寶玉與諸釵居住的大觀園,守歲最為熱鬧,「正門上挑着角燈,兩旁高照,各處皆有路燈。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團錦簇。一夜人聲雜遝,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
大年初一五更天時,賈母等人按品級妝飾穿戴,擺出全副依仗,男女僕役跟從,又一次進宮朝賀,向皇帝祝賀新年新禧,轉而去向皇妃元春祝賀生日。
又是在宮中受了賜宴回來,至寧府再次祭祖,祈求祖宗保佑新年吉祥如意。
祭畢,賈母換衣歇息。只和薛姨媽李嬸娘閒話,或和寶玉、寶釵等姐妹趕圍棋摸牌作戲。
年俗過新年大拜年,賈府是有權有勢的富貴之家,登門拜年的紛至遝來。賈母交與兒媳王夫人和孫媳鳳姐接待應酬。這兩個能幹的女將,「天天忙着請人吃年酒,那邊廳上和院內皆是戲酒,親友絡繹不絕。一連忙了七八天才完了,早又元宵將近。」
賈府過年,堪稱隆重、熱烈、盛大,既彰顯了顯赫的地位與身分,又體現了明清時代的年俗文化,諸如置辦年貨、撣塵、貼門神、貼春聯、新桃換舊符、朝會、祭祖、年夜飯、守歲,乃至燃放爆竹、飲屠蘇酒、吃吉祥果……傳統習俗一一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