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淘沙)茫茫人海,時光不再  潘俊林

 傍晚時分,我就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黑壓壓的人群擠得我透不過氣來。夕陽最後一線餘暉打在商廈的玻璃幕牆,反映在忙著過街趕路的人們蒼白如撲克牌的臉上,竟顯不出一絲暖色。突然,眼前一個艷紅的背影掠過——灰馬尾,紅毛衣,是她嗎?我不自主地加急了步伐,可一晃眼,她已被人潮吞沒了,像一尾魚投進汪洋,消融得一點不留痕跡。

 「俊林!中國人要用筷子吃飯!」是誰在教導著我?舊日的家彷彿重現眼前,媽媽嚴肅地教導我,是啊,是媽媽的教導!我又一次墮入了回憶的深淵,久久不能自拔……

 記得小時候,媽媽帶著我去學習使用筷子,可我總是學不會,但她總是耐心地教導我。直到有一次,我不聽勸阻地使用了湯匙吃飯,媽媽嚴肅地對我說︰「俊林!中國人要用筷子吃飯!」然而,我怎樣都不明白何解媽媽要這麼執著的要求我用筷子吃飯。後來,我在做小組作業的時候才領悟到媽媽的執著原來是因筷子象徵著團結,媽媽是希望我學會團結做事,就像一根筷子易折斷,可是十根筷子卻折不斷的道理一樣。

 隆隆隆隆……天空快要下雨了,雨滴把我從回憶拉回現實。過去這麼多年了,或許人越大就會變得越冷漠,家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彷彿存在了隔閡。在我們大步奔跑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父母養育之恩,應「推己及母」,伸出手更新父母的科學知識,放慢腳步搭建與父母溝通的新橋樑。當然,溝通不能單方,溝通前應勸說父母接受溝通,這樣交流才有實質意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放慢腳步才有真正價值。

 我們終將與父母漸行漸遠,我們無法阻止失去父母的那一天,或許只能把沿途的風景烙印在心裡,放慢腳步,在心中遊覽途中的景色吧!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言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其中真諦流溢詞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文化繁榮,科技茂盛;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戰爭不斷,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高山蒼蒼,江水茫茫,養育之恩,山高水長。或許,我們在成就輝煌創舉之時,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萬里蹀躞,路遠迢迢,學會報恩。若如此,即使此去經年。「終不似遊」,仍可觀瑤光賞月,添酒回燈重開宴。願未來之中國,凡日月之所照,皆是子女閃光的地方,凡江河之所致,皆為父母扎根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