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澳門的春天業已正式到來,進入了梅雨天氣,也是一片的生機,百物繁榮,社會亦進入了熱火朝天的運作,而在歐洲,很多國家因為地處高緯度,冬天較為嚴寒,尤其是往昔科技尚未發達,取暖困難,人民都希望可以解凍迎春,再過幸福美滿的生活,而反映在古典音樂方面的,就有很多交響樂的春天。
舒曼是德國浪漫樂派的作曲家,今年是他誕辰二百一十五周年,他原是擅長鋼琴音樂,但也有交響樂作品,其第一部作品,就是名叫《春天》,據說他構思此曲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因為當時他人生正處於最理想甜蜜的時刻,因此決定寫一部交響曲來作紀念,終於成功脫稿,以他優雅秀麗的音樂思維,寫出了這部春意盎然的作品,以音樂來表達出對春回大地的頌讚。
交響樂之父海頓,他也寫有很多關於春天的名作,因他生性樂觀開朗,熱愛生活,除了為交響樂的形成有卓越貢獻之外,其弦樂四重奏作品也是典範,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當中他的《四季》,就是膾炙人口的傑作。以《四季》為題的春天,就是令人百聽不厭的名作,有生機和力量。
貝多芬除了交響樂之外,他的室內樂作品也是十分著名,其中他的《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就是以春天為題,此曲延續了他一貫的創作手法,氣勢激昂,給人以一種生命力的感覺,雖然只是一架小提琴在演奏,聽來的感覺就像是一支樂隊,大氣大度,正是春臨人間的寫照。
另一位古典音樂大師莫札特,他性格也是樂觀開朗,不怕困難,也寫有最著名的春天音樂作品,那就是一部童聲合唱曲《渴望春天》,此歌乃是一七九一年所作,經歷了二百多年,竟然亦是春天的代表作品,因其優美的歌聲,正是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熱愛和嚮往之情,精簡雅練,大自然的溫暖無私在此表露無遺。
俄國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曾應一刊物的邀請,為一年四季創作一部鋼琴曲集名叫《四季》,這部作品盡顯作曲家的深厚功架,例如在描述春天的時候,就分別以《狂歡節》《雲雀之歌》《松雪草》為題,以優雅的鋼琴曲調,描述了俄國人民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心情愉快,再過幸福生活的心境,也是經典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