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行一句潮語叫做「情緒穩定」,意思是就算一個人擁有多大的財富、多少滿足感或成就也好,最寶貴的還是能有穩定的情緒,平靜的心靈,可以以安穩及冷靜的態度去面對身邊發生的一切事物,處之淡然。對於我來說,情緒穩定固然重要,但其實每個人性格不同,身邊總有一些本來就是比較冷漠瀟灑的人,他們與生俱來就是喜怒不形於色,且不形於心,俗白一點就是「冷感」對待一切事物,他們本身可能就是比較麻木的人,所以情緒才能長期保持穩定。例如,這類人看到街上有小孩跌倒,也未必會去關心一句或扶他起來,這裡沒有是非黑白之分,只是這類人的個人行為就是偏向冷淡,但好處是能夠長期保持穩定的情緒。
但我並不喜歡「情緒穩定」這個詞語,反而追尋「內核穩定」。發明這個詞語的人真的是天才,可以一步到位地描述我想處於的理想狀態。「內核穩定」的登峰造極絕對強於「情緒穩定」,意思是堅持自己的宗旨,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不隨波逐流,最重要是不被動搖。
現在社會上太多閒言閒語、是是非非,鍵盤俠不一定只存在於社交平台,或許亦存在於每一個我們認為是「好朋友」的聊天群組裡。也許是我多慮,亦有一點兒悲觀主義,即使是很親近的朋友、閨蜜或同事,我跟他們說的每一句話,我都會先想清楚後果,怕會不會不小心傷害到別人脆弱的小心靈。反之,身邊亦有不少朋友早已變質,總有意無意地說出一些令我難受的說話。在這麼多年的社會生涯裡面,我或者已經練成一身銅皮鐵骨,刀劍不入。追尋內核穩定或許是我現在的唯一出路,最重要是不被別人動搖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我最常被朋友嘲諷的是甚麼?就是他們經常嘲笑我待在舒適圈。有趣的是,他們憑甚麼認為我現在的狀態就是「待在舒適圈」?但能夠一生維持在舒適圈,這就已經不是一個舒舒服服便可達到的狀態。我希望讀者們也能保持內核穩定,不用因為別人的一兩句說話而影響自己燦爛的人生,因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