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霸凌」一詞尚未普遍使用的時候,學生時代的小圈子社群、不歡迎某某同學的參與、個別因為體格的差異而出現的取笑行為,往往都只會用「欺負」「杯葛」等字眼,旁觀者或是成人就算得悉,也只會覺得是孩童之間的戲言,無傷大雅。但在相繼續發現犯罪者的偏差行為、自殘人士的動機等,原來不少都源於學生時期被「欺負」所產生的心靈創傷,加上施加「欺負」者(或群體)的行徑亦越見嚴重和殘忍,「霸凌」已經成為家長們對求學時期孩子們要特別注意的地方,而隨著資訊科技的日益普及,「霸凌」已經不止單純表現在肢體行為上,不見面的訊息攻擊,往往令受傷者的心靈產生更大傷害。
《陌生號碼:高中短訊詐騙疑雲》是一部取材自真人真事的紀錄片,在一個人口不多的平凡小鎮裡,女中學生蘿倫突然收到來自陌生號碼的短訊,內容從攻擊她與青梅竹馬男友歐文的關係開始,越演越烈,及至對蘿倫的人身攻擊、與性相關的語言傷害、甚至煽動她自尋短見等等。蘿倫感到非常困擾,個人及社交生活被嚴重影響,事件演變至交到警方調查。在調查期間,與蘿倫有關的人等包括歐文和他的親人都收到攻擊短訊,那怕是歐文已經搬離原處,但他的新女朋友竟然也被短訊騷擾,學校和小鎮上的居民都因為此事變得變係繃緊、互相猜疑。直至警長將此事向聯邦調查局(FBI)求助,透過科技手段和官方發出的搜查令,竟然查獲短訊的發出者是蘿倫母親肯卓拉!
肯卓拉因此被揭發出更多的秘密──被辭退工作卻裝作正常上班、對歐文可能存在的愛慕情意、因為想要女兒依存而對其作出傷害行為的精神異常等。肯卓拉最終被判入獄,可是受影響的歐文及其家人、曾被誤認是犯罪者的同學家庭、肯卓拉的丈夫等,已經造成了不可能彌補的傷口,而從女兒的受訪片段中,她在母親的惡行下依然對關係有所保留,似乎肯卓拉而已經不知不覺間影響了女兒的心理狀況,眼見一個大好青年被扭曲如此,著實令人大感惋惜。
從紀錄片可見,小小的一個村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更加緊密,但就是一台手機、一個即時通訊軟件,同住的人們竟然更相信小小手機屏幕上的一字一詞,見面之時則大動干戈,互相為了未經證實的文字而撕破多年互建的親密關係。過往一代上海女星阮玲玉的死令人驚覺「人言可畏」的力量,如今短訊和留言在眾多網上平台的流轉,摧毀人心的力量更有過之而無不及。蘿倫的經歷除了提醒年青人需要更好認清現實與網上世界的分別外,也再次敲響了現今新生代對自我肯定的力量是薄弱的,試問對愛侶、對家人、對朋友都是坦誠而互信,也願意交心互通的話,一通來自陌生號碼的訊息,又怎能輕易進佔心坎?正如記錄片最後的呼籲,唯有大家都應該多留意和關心身邊的人,適當地給予支持和幫助,方是儘最大力量阻止悲劇發生的有效方法。◇